网站首页-郑州地名-地名故事
大同路的今昔
    大同路在郑州火车站东部,位于老郑州城外西南。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平汉铁路郑州车站建成,汴洛铁路工程局在郑州成立。火车站地区人流、物流、商业开始多起来。有一条从火车站通往老城区的大路,路两旁有卖吃食的小店铺,叫马路大街。1916年后改名叫大通路。1927年,冯玉祥做河南督军时,下令更改一批街名,该街改为大同路,取世界大同之意。

  “文化大革命”中曾改为反帝路,1979年恢复原名至今。该街东起南下街南口,西至一马路北口,长750米,宽25米,是郑州市的商业名街。

  1906~1908年,平汉铁路、陇海铁路先后建成通车。东西南北两大干线铁路在郑州交会,使郑州成为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铁路的贯通给这个古老城市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当时河南巡抚陈夔龙曾两次上书朝廷,要求将郑州开为商埠。1908年清政府开放郑州为商埠。火车站到各大街的马路不断修筑,两边栽植柳树、槐树,新的商业区,发展迅速,渐具规模。1908年年底,马路大街率先成为郑州市第一条有路基、有面层的结构道路。现代筑路技术开始在古老的郑州应用。

  大同路以及周边新兴商业区的产生、发展与铁路、郑州火车站有着太多的渊源关系。距今100年前的郑州火车站,设在老城西约二里多地的一片坑洼不平的荒芜的田野上。车站出口正对着现在的大同路西口,相距也就是100多米。先是车站旁边有一些卖小吃的商贩,临时搭起席棚或草棚做生意。附近的农民也将自己家的特产,比如红枣、柿饼、柿霜糖等,拿到火车站去叫卖,换俩钱花花。

  很快,火车站旁边就有了几十家房舍简陋或搭席棚经营小吃的饭馆和供旅人住宿的客栈。由于市场需求旺盛,生意红火,这里的商业快速发展,新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先发展到大同路西口,并向东迅速发展。到l920年,已形成以大同路、德化街为中心,街巷纵横有序、店铺林立,生意兴隆、人气十足的郑州商埠。

  往日的辉煌和今天的发展

  大同路得地利之便,占尽先机,大店铺数不胜数,西段为餐饮、酒店、旅馆和客栈的聚集区。1913年,大同路西头路北,大金台旅馆创办开业,全馆有5个院,各有特色,100多个房间,200多个床位,客房有甲、乙、福、禄、寿、喜6个档次。店员伙计60多人,附设旅客食堂。客房内设施设备齐全、新颖,是当时郑州最大的旅馆。生意一直兴隆,誉满京广、陇海沿线,当时富商、社会名流来郑多住于此。1924年鲁迅先生去西安讲学,路过郑州时就下榻大金台。1925年前后,旅馆业以大金台为首,有“郑州八大家”。

  这道街的东段,也就是与南北向的德化街十字交叉一带,是当时郑州的新兴商业中心,布匹、绸缎、时货、银行等业多聚集在此。有法国饭店、利兴面包房、豫顺楼、小有天饭庄等餐饮名店,有鸿兴源糕点店、五美长酱菜园等酱菜业名店,有瑞丰祥呢绒绸缎店、长发祥布匹绸缎店等布匹绸缎业名店,有老凤祥金店、百货银楼等金银首饰业名店,有豫大、同和裕、振豫、长发东等知名银号,有宏济堂药铺、北京达仁堂药店等医药业名店,有龙文书庄、中华书局等图书业的名店。

  1920年到1936年,大同路进入了繁荣、辉煌时期。据当时统计,金融业有银号12家、金店4家,约占全市的2/3。百货、时货业有中国时货公司、华信昌百货店、大隆百货店,图书业有震华印书馆、广大书局、北京武学书局、大东书局;医药业有中西大药房、陆泰大药房、中法大药房,还有全郑州有名的王大昌茶庄。

    1946年,根据郑县政府的规划,由绥靖公署工兵八团施工,将大同路改建为水泥混凝土结构路面,这是郑州第一条具有现代“高级路面”的道路。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大同路的面貌焕然一新,几次扩建改建,把大同路拓展得更宽了,街两侧现代化商场和大楼林立。昔日曾经灿烂辉煌,遐迩闻名的大同路,秉承弘扬着商城文化的精髓——诚信与和谐,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搜索郑州网-地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