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郑州地名-地名故事
航海路名字的由来

    航海路位于郑州市区的南部,西起郑少洛高速,东至中牟县九龙镇境内。是郑州市一条东西走向的主要交通大道。


    而早年,郑州市通向西南郊区的只有一条不足十米宽小路。从位于火车站附近的小赵砦村起,向南沿现在京广路到潘张村(现在的政通路最东头)后向西。在到现在的交通路(以前的海校与航院中间)向南,跨熊耳河,经老代庄向西南,过中原窑厂,向郊外的乡间延伸。这是上世纪中叶时郑州西南郊区农民进城的一条主要道路,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毛驴车,人力车沿此条道路想郑州市区运送建筑用粘土砖和白灰等物资的“红砖通道”。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在这条“红砖通道”的南边,熊耳河的北边,建了两个大单位,一个是现在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时称“航校”),一个是现在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3研究所(时称“海校”)。老百姓就把潘张村向西,到交通路这段不足1公里的路段叫做“航海路”,这便是郑州市航海路路名的由来。

    1986年3月3日为缓解市区南部的交通拥挤,政府在原航海路南500米,紧贴航院家属院和713所南围墙处破土动工修建了一条新的道路。它西起西环路,东至城东路,全长9245米,宽15米,双向4车道,是当时郑州市内修建的最长的一条混凝土马路。

    1987年建成通车后,规划道路命名时,因为海校和造船研究机构都与航海有关,故将这段路命名为航海路。这条大路占用“航海路”的名称后,原来的“航海路”更名为“航海北街”。

    这条大路占用“航海路”的名称后,原来的“航海路”更名为“航海北街”。航海北街向西又与小李庄南街汇合,穿过金海大道(现大学中路)后通向金海区齐礼闫乡。1987年,郑州市区县调整,金海区撤销,齐礼闫乡并入二七区。二七区政府迁至小李庄后,小李庄南街与金海大道以西路段被命名为“政通路”,金海大道以东仍叫航海北街。2003年,郑州市公布的标准地名中将航海北街取消,统一称为了“政通路”,老航海路和航海北街完成了历史使命。

    新航海路建成通车,对缓解市区西南部的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快成为郑州南端的交通要道。随着郑州客运总站和诸多批发市场沿途建设,这条路车流量日益增加。特别是东延与老107国道接通后,航海路成了郑州市的“南环路”,每天不仅有大量的长途客车、货车营运,更有大量的过境车穿行。当时漓江饭店门前的停车场几乎每天都有上百辆大货车停车配货或等待夜间市区放行。有的货车干脆就停在航海路两边等待雇主。这里还自发形成一个装卸车的劳务市场,每天都有数百名抗铁锹的“倒煤工”在这里揽活。到了90年代中期,航海路成为郑州最拥挤的道路之一。原来的道路已远远满足不了迅速发展的需要。在1996年整修加宽了郑密路到西环路段。1999年9月,西起郑密路、东至老107国道(现中州大道)的航海路东段拓宽改造工程动工,2000年5月完工通车。航海路变成了一条宽34米,双向8车道、平坦、宽广、亮丽的新路。而且人行道两边铺设了“盲道”,是全市第一条推行无障碍设施残疾人通道的道路。

    2008年,航海路跨越京珠高速立交桥完工,航海东路向东延伸至中牟县九龙镇境内。以后还将继续向东直通中牟县城;2013年航海路向西与郑少洛高速入口接通。继续保持着郑州市东西向最长道路的记录。

    一条路,见证了郑州发展的历史,成为新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窗口,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