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郑州市硝滩的地名逸事 |
郑州市商城路的中段,有一个地名叫硝滩,这里最早是3路公共汽车的停车点。 硝滩,硝盐荒滩,的确名不虚传。据一位老郑州人所讲,解放前的郑州,商城遗址以东的大片土地原是一片荒野 ,地面上白茫茫的一片,如银硝世界,由于地碱不生长庄稼,相反却长出了不少盐碱菜,那时的郑州人只能靠山吃山 ,无奈用小耙子刮起了名叫土硝的这些白面面,再挖一个淋硝池,把硝面倒入加水调和好,然后把硝水晾晒结晶提取 硝盐,把硝盐卖掉或用硝盐为原料制作鞭炮,很多老郑州人以此为生,使硝盐帮助自己度过了生活艰辛的年代。 解放后,郑州市政府出资从商城遗址向东修建了商城路,硝滩成了必经之地,交通方便了,又在沿路的不毛之地 上修建了一排平房及3层楼,设立了一些单位及居民区,生活在这里的人随之多了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郑州发展日新月异,沿路的平房等低层建筑被推倒了,如今这里高楼耸立,商城路两边绿 树成荫,商店、维修店等服务性门店汇集,成了人们活动较多的地方,夏夜里人们纷纷到树下乘凉、打牌、聊天、捉 蟋蟀。人们要到百货楼、二七纪念馆、东站、家电城去,大多要经过此地,如今不说还真不敢相信,这个绿树、高楼 组成的美好家园,竟是自白茫茫的荒滩变成的。 (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