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苑陵街:福寿街-德化街
    苑陵街整条街有三四百米长,东西走向,西出口是福寿街,邻近火车站,东出口是德化街,与二七塔相望。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属于郑州市的中心地带。
     老郑州人都知道德化街、大同路,很少有人了解苑陵街的。上世纪40年代初,苑陵街还不成规模,现在的苑陵商场位置,那时还是一个大坑。
    苑陵街的苑字因有花园之称,也许是沾了它的福气,也许是得了德化街、大同路商业的灵气,有钱人纷纷来此地盖楼,无钱人纷纷来此划院,那时候兵荒马乱,也不要土地证、户口本什么的。当时的老坟岗还到处是窝棚,人们用秸秆挡风御寒,而苑陵街已是瓦屋成行,井字楼比比皆是,后来的茶叶公司就是当时这条街典型的琼楼玉宇。
    20世纪50年代初,这条街的发展有了一个小高潮,聚起了一批手艺人——木匠。进城晚些的肩上背个锯,挂个刨,站在路边等活;进城早些的开起了木匠铺,现打现卖,很是火红。打的梳妆台雕龙画凤很受欢迎,合的棺材厚实大方,买主颇多。最有名气的木匠铺有顿家铺、张家铺、陈家铺等几家。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期间,苑陵街曾一度更名为二七一街,属于二七公社的领地。到了20世纪80年代,仿佛一夜之间,苑陵街变成了小吃一条街。有卖猪蹄的,炸油条的,蒸小笼包子的,烤羊肉串的,最多的是烩面馆,从东到西一家紧挨一家。那真是“天下人八方客,来到苑陵歇一歇,一碗烩面多实惠,一路走来香满街”。
      

 

 

 

 

 

 

 

 

 

 

 

 

 



 
搜索郑州网-郑州地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