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郑州概况 历史沿革 地理气候 社会事业 经济发展 风景名胜 道路交通 辉煌郑州 名人逸事 郑州逸事
名人逸事--冯玉祥与郑州
    冯玉祥将军生平

    冯玉祥(1882.11.6—1948.9.1),民国时期著名军阀、军事家、爱国将领、著名民主人士;原名冯基善,字焕章,原籍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人,寄籍河北保定;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蒋介石之结拜兄弟。曾先后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等职,曾反对过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冯玉祥是民国时期军事实力集团首领之一,鼎盛时期他的兵力多达40万人,因为他的驻地在中国西北部的陕、甘、宁、青诸省,所以人们称冯玉祥的部队为“西北军”。

    冯玉祥戎马一生,由士兵升至一级上将,所部从一个混成旅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数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在其50余年的军事生涯中,以治军严、善练兵著称。注重爱国爱民精神教育,强调纪律是军队的命脉,致力整饬军纪,并身体力行、赏罚严明、关心爱护士兵,要求官长与士卒共甘苦,以带子弟的心肠去带兵。人称“布衣将军”。冯玉祥将军一生不吸烟不喝酒,还要求自己和下属及其子女:生活要知足,学习要知不足。对烟、酒、赌、嫖者施行枪决。冯玉祥将军14岁当兵,没读过几天书,所以特别注重学习,不但自己坚持不懈地读书,而且在军队中大力提倡读书。他还是民国将领中写诗最多的,一生达1400首。

    冯玉祥先生于1946年9月赴美国考察。1948年7月31日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召唤,搭苏联轮船“胜利”号,离美回国参加新成立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不幸中途因轮船出事而于黑海遇难,“胜利”号正向敖德萨港口进发时,轮上失火,冯玉祥被烟熏窒息致死,与女儿冯晓达一起罹难,享年65岁。

    冯玉祥不幸离世之后,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选址,葬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西麓。在1982年9月14日,纪念他百年诞辰时,邓小平同志曾这样评价他:“冯玉祥是很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他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他也是同我们党长期合作的朋友。”


    在郑州的老故事中,我们会不时看到冯玉祥将军的名字,虽然两次主豫时间不足5年,但他在推行新政的同时,也为河南办了不少好事善事。尤其在郑州市政建设方面,成绩突出,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冯玉祥将军乐善好施

    一、平民养老院:1927年,冯玉祥将军第二次主豫时,大力推行新政,对郑州公益事业的建设特别关注,看到一些贫民无依无靠,孤寡老人生活很苦时,提出要在郑州建一个养老院,并在1928年8月拨开办经费5000元,选址原河阳街平民工厂旧址,利用拆下郑县城砖石,从巩县运来杉杆、房瓦等建筑材料,对旧址房屋进行修缮,添置家具及日用品、衣物等,附设澡堂,建有花园,购置了乐器,使老人们能吃饱穿暖,生活愉快。于1929年1月正式成立并广贴布告,吸收了60岁以上穷苦无依无靠孤寡老人50多人进养老院。其衣、食、住均由养老院供给。每人发给蓝粗布单、衣服和被褥。

    二、平民医院:1928年前后,由于连年战争,郑州人民不仅生活贫困,看病吃药更为困难。冯玉祥决心予以解决。据当时媒体披露:“郑州市政府奉总座冯(玉祥)迭令赶办平民医院,为一般贫苦民众患病者求便利,并派高金城君来郑,商承赵(守钰)市长积极筹备……”拟定院址在南下街南(今武警招待所附近)。该医院只收药费,不收医疗费,不挂号,小包扎及换药不要钱,深受地方百姓欢迎。只是后来冯将军调离河南,医院失去政府支持,财政出现困难,1933年前后只好关门了事。

    三、平民新村:1928年春,为解决贫苦群众住房难的问题,冯玉祥决定修建平民新村。平民新村先后共建三处。其中五里堡盖房40间,入住36户;阜民里盖房54间,入住38户;杜岭盖房54间,入住28户。房为青瓦砖木结构的普通平房,自成院落,不交房租。

    四、平民公园:19世纪20年代,郑州城区没有一处像样的公园,这对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来说,显然是个缺憾。为此,冯玉祥亲批经费大洋2000元,责令时任郑州筹备处处长的刘治州,筹建平民公园。刘将园址选在郑县地平门外的乾元街一带。公园由三部分组成。东为花卉区,除原有林木外,又从安阳袁世凯故居移来大量奇花异草,点缀其间,分外引人注目。园中间偏南为运动场,设置单双杠、秋千等健身器材。其北为平民学校。公园的西北处,有座独院,为当时的平民图书馆馆址。因此,当年的平民公园,既是供人游玩的地方,也是集学校、操场、图书馆等为一体的综合公共活动场所。可以说,正是冯玉祥将军当年的大手笔、大动作,才开创了郑州市政建设的先河。

    五、平民学校:鉴于河南教育落后,众多的群众没有文化,冯玉祥主豫时,提出了“要使人人有受教育、读书识字的机会”的口号。为落到实处,1927年7月,他令部将、时任郑州市政府筹备处处长的刘治州创建郑州平民小学。经刘积极筹备,该校于当年9月即正式开学。由于免收学费,仅收书籍、作业本费用,因此入学者日多。加之校址设在公园内,环境清幽,附近又有运动场,是读书学习的好去处。


    冯玉祥将军与郑州地名

    冯玉祥于1922年、1927年两次主豫,曾将郑州的一些旧街道、村庄名称更改为带有革命色彩的名字。如郑州大通路更名为大同路,敏德街改为中山东街,里仁街改为中山西街,咸宁街改为中山南街,清平街改为中山北街,衙前街改为中山前街,并将县衙大堂改为中山纪念堂。还将火神庙门改为博爱街,芦医庙门改为平等街,五龙口村改为五权村,大孟寨改为三民村,庙李改为中山村。同时还在西五里堡、杜岭、阜里三处建设了3个新村,使400多无家可归的平民、流浪街头的乞丐搬进了新村。

   1928年春,冯玉祥帅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东征结束后进驻郑州,安营屯兵修养,为纪念在大小数百场战役中阵亡将士,便在郑州西郊杂草丛生的沙岗上,征地240亩辟为墓地并建祠,以表阵亡将士之志。冯玉祥亲笔提“碧沙岗”三字,以石雕刻砌嵌在北大门上,作为陵园名字,取“碧心丹心、血殷黄沙”之意。

    冯玉祥平生最爱种树,有“植树将军”的美称。冯玉祥将军带兵,无论行军或操练,都要求官兵爱护树木,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军队驻防时还要植树造林。他驻节徐州时,为申明纪律,写了一首护林诗示众: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在建碧沙岗之始,冯玉祥就要求碧沙岗的管理人员在空隙地段多种些柿树、李树、桃树,少种柏树和柳树,树间还可以种粮食和萝卜。许多次,他动情地说:“退休以后我就在这里看书、写字、看坟,死后也葬在这里,和好兄弟们朝夕相处。”1957年市政府将碧沙岗改为公园。如今我们看到的碧沙岗公园北大门是1979年重建的。陵园最初建成的时候,北面的大门有3个,城堡式一字排开。中间正门巍峨雄伟,门头正面有石刻的“碧沙岗”三个金字,左下角是“总司令冯玉祥题”的字样。大门北邻郑洛大路,在路北还有3面照壁,上写“国土至上,民族至上”、“力量集中,意志集中”等标语。后来,这些标语随着政治形势的不断改变而改变。“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冯玉祥亲笔所题的“碧沙岗”三个字是地地道道的“四旧”,理所当然该被砸掉。可因为它太高了,所以才免遭厄运。如今碧沙岗公园西侧“西花园酒店”门前那棵洋槐就是冯将军亲手种下的,它也是碧沙岗公园里最早的一棵树。但现在,这棵树已经不属于碧沙岗了。今天当我们徜徉在这美丽如画的碧沙岗公园时,真的应该知道前人的故事,知道今天我们幸福来自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