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的老故事中,我们会不时看到冯玉祥将军的名字,虽然两次主豫时间不足5年,但他在推行新政的同时,也为河南办了不少好事善事。尤其在郑州市政建设方面,成绩突出,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冯玉祥将军乐善好施
一、平民养老院:1927年,冯玉祥将军第二次主豫时,大力推行新政,对郑州公益事业的建设特别关注,看到一些贫民无依无靠,孤寡老人生活很苦时,提出要在郑州建一个养老院,并在1928年8月拨开办经费5000元,选址原河阳街平民工厂旧址,利用拆下郑县城砖石,从巩县运来杉杆、房瓦等建筑材料,对旧址房屋进行修缮,添置家具及日用品、衣物等,附设澡堂,建有花园,购置了乐器,使老人们能吃饱穿暖,生活愉快。于1929年1月正式成立并广贴布告,吸收了60岁以上穷苦无依无靠孤寡老人50多人进养老院。其衣、食、住均由养老院供给。每人发给蓝粗布单、衣服和被褥。
二、平民医院:1928年前后,由于连年战争,郑州人民不仅生活贫困,看病吃药更为困难。冯玉祥决心予以解决。据当时媒体披露:“郑州市政府奉总座冯(玉祥)迭令赶办平民医院,为一般贫苦民众患病者求便利,并派高金城君来郑,商承赵(守钰)市长积极筹备……”拟定院址在南下街南(今武警招待所附近)。该医院只收药费,不收医疗费,不挂号,小包扎及换药不要钱,深受地方百姓欢迎。只是后来冯将军调离河南,医院失去政府支持,财政出现困难,1933年前后只好关门了事。
三、平民新村:1928年春,为解决贫苦群众住房难的问题,冯玉祥决定修建平民新村。平民新村先后共建三处。其中五里堡盖房40间,入住36户;阜民里盖房54间,入住38户;杜岭盖房54间,入住28户。房为青瓦砖木结构的普通平房,自成院落,不交房租。
四、平民公园:19世纪20年代,郑州城区没有一处像样的公园,这对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来说,显然是个缺憾。为此,冯玉祥亲批经费大洋2000元,责令时任郑州筹备处处长的刘治州,筹建平民公园。刘将园址选在郑县地平门外的乾元街一带。公园由三部分组成。东为花卉区,除原有林木外,又从安阳袁世凯故居移来大量奇花异草,点缀其间,分外引人注目。园中间偏南为运动场,设置单双杠、秋千等健身器材。其北为平民学校。公园的西北处,有座独院,为当时的平民图书馆馆址。因此,当年的平民公园,既是供人游玩的地方,也是集学校、操场、图书馆等为一体的综合公共活动场所。可以说,正是冯玉祥将军当年的大手笔、大动作,才开创了郑州市政建设的先河。
五、平民学校:鉴于河南教育落后,众多的群众没有文化,冯玉祥主豫时,提出了“要使人人有受教育、读书识字的机会”的口号。为落到实处,1927年7月,他令部将、时任郑州市政府筹备处处长的刘治州创建郑州平民小学。经刘积极筹备,该校于当年9月即正式开学。由于免收学费,仅收书籍、作业本费用,因此入学者日多。加之校址设在公园内,环境清幽,附近又有运动场,是读书学习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