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上海的“白相”、四川的“耍朋友”、港台的“拍拖”,“挖财气”和“挡宝儿”都是正宗的郑州俚语,皆是称男子追求女子谈对象的用语,不同的是所风行的年代不同和词义的变化。如今上了年纪的郑州人已鲜有人再说“挖财气”了,倒是市面上“挡宝儿”一词的使用频率还蛮高,这欠失高雅的俚语成了人们调侃的嘴边话。
渐行渐远的“挖财气”一词始于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特殊时期,源自知青。那个时代狂放不羁、懵懂、情窦初开的小伙子们压抑不住对异性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向往,衍生出了这么个言从字顺的流行俚语来。所谓的“财气”就是宝物,如同福气、运气、喜气一样叫人向往。把所心仪的女朋友称作“财气”、“宝贝”,并不遗余力掘宝似的去“挖”,虽显粗俗和玩世不恭,但确也恰到好处。在那特殊的年代里,若称小伙子们找对象、交女友或称某人倾慕追求哪位姑娘,欲对其施以“挖”功时,人们便会有这样的谈资:“这是某某的财气,长得怪得劲儿!”“这孩儿也老大不小了,该挖个财气了!”“看你那×样儿?还成天想着挖财气,去栽那儿吧!”不过谁若有艳福“挖”到个漂亮可人的“财气”,那准会叫好多人艳羡不已的。
与其同义的“挡宝儿”大行其道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转变,尤其是对男女交往之事有了新的感知、见解,不经意间当初叫人莫名其妙的“挡宝儿”一词应运而生了,至于始于何人之口已无从考究,言之听之似乎都较“挖财气”要时尚得多,因而便取而代之,流行开来。“挖财气”因已显太土、太俗气也就很少有人再说了。“挡”应泛指痴心、轻狂小伙子的马路求爱行为,表现出热烈、迫切的追慕之情。加上郑州口语儿化音的“宝儿”,顾名思义就是宠爱的心肝儿宝贝了,把爱慕的红颜比作心肝宝贝,平添了几分轻快俏皮的意味。“挡宝儿”与“挖财气”可谓异曲同工,一挖一挡,一财一宝,动名相扣,主谓分明,皆为寻好事、美事之义。
不过当初与“挖财气”同义的“挡宝儿”一词叫着叫着就变了味儿,由很正常的男子追求女子的行为渐渐转变成了非正常的、不良的、叫人不好接受、听着已不太耳顺的劣举了。特别是近些年已成为与泡小姐、找情人、狎妓寻欢等男女私密不良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词了。若称某某是谁的“宝儿”,那肯定不会是指某某的准女友,而是指的情人相好、露水鸳鸯;若是浪情女子的相好就戏呼“男宝儿”了,说来叫人不可思议,啼笑皆非。
由“挖财气”到“挡宝儿”,由正经八百的民间俚语,再由中性词到贬义词的演绎过程,也折射出时代的发展烙印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通俗化的语汇经过岁月的洗练融入了时代的特色。流行于郑州市面几十年的这些民间俚语对生活中男女情爱的表述有着其独到之处,亦雅亦俗,亦谐亦趣,为郑州的市井文化增加了不少姿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