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郑州逸事
郑州市无轨电车
    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公共汽车开通的线路越来越多,公交车已成为郑州市民出行的主要工具。与汽车相比,近代更能发挥城市公共交通作用的无轨电车(个别城市还保留一种有轨电车),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大显身手,让郑州市民非常羡慕,他们迫切希望郑州也有无轨电车,给市民出行提供多方位的便利。郑州市政府顺应了市民的
这一要求,于1978年4月开始筹建无轨电车,首期工程总投资近700万元,成立了“电车工程会战指挥部”。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组成的援郑电车工程技术顾问组的指导下,修建了电车停车场、供电所、整流站、修车坪,组建电车线路队。之后,开始架设线网13.3公里,埋设地下电缆25.7公里,栽置大小电线杆600多根,从上海购置了沪产SK561G型铰接式电车20辆,是上海客车厂制造的新型绞式通道可控硅电车,具有起动快稳、用电省等优点。线路中的两座整流站的设备,也是我国目前较先进的。

    1979年4月30日下午,在郑州市纬五路电车停车场隆重举行了无轨电车试运通车典礼。省委副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郑州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于一川同志剪彩后,20辆电车满载省会各界群众代表在鞭炮声中驶出停车场。5月1日,101路电车正式开通,由省人民医院发车,经纬五路、人民路、太康路、铭功路、火车站、中原路、建设路至郑棉六厂,线路全程12.7公里,票价0.20元。

    无轨电车有绿色公交之称,最大的优点是节约能源、几乎没有污染的交通工具。跟普通的公共汽车相比,无轨电车本身不会排放废气。它平均百公里耗电约120度,其所用的电价是按普通非工业用电标准交费的(每度电的电费0.77元),因此,公交电车每行驶100公里,需要的电费在92元左右,几乎对空气没有污染,是现代社会提倡的环保型公共交通工具。

    郑州无轨电车自开通就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由于乘坐电车出行的市民越来越多,1980年10月1日,又开通了102路电车线路,由火车站至电缆厂招待所,全程长7公里。1984年9月1日,继续开通了103路电车线路。由紫荆山百货大楼至电缆厂招待所,线路全程长10.1公里。三条电车线路的开通,承担了城区36.7%的客流量,促进了郑州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加强对无轨电车的管理,1995年在公交公司电车场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郑州市电车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又相继开通了104路、105路电车线路。近些年,通过合理调整线路,保留了101路、102路、104路三条电车线路。时至今日,郑州的无轨电车车辆已发展到70辆,线路长度接近50公里,随着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无轨电车已是郑州城区公共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郑州引以为荣的窗口。

    2009年6月,郑州地铁开工建设,为给地铁建设创造条件,2010年1月3日开始,在郑州劳作整整30年的4条电车线路共80余台电车全线停运,由汽车代替运营。它留下的不仅仅是回忆,还有那个时代的生活标志。

    电车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标志;据查,现在国内还有北京、上海、广州等13个城市正常运营公交电车,其中北京最多,有15条,我省洛阳还有3条电车线路。郑州市政府已明确要求,目前,电车只是暂时由汽车代替,市公交总公司将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对电车车辆和一切相关设施做好各种维护和保养,时刻做好准备,待地铁施工具备电车通行条件时,将恢复电车运营。

    (搜索郑州网/2014-2-24)